3月13日是“世界腎臟病日”,今年世界腎臟病日的主題是“防治老年慢性腎臟病”。如果把腎比喻成一個“鍋爐”,那么身體燃燒產生的代謝物都必須經“鍋爐”排出,一旦“鍋爐”出現問題,廢物排不出,不僅會損毀“鍋爐”,整個系統(tǒng)也會崩潰。成都市第二人民醫(yī)院腎臟內科主任醫(yī)師程小蕓表示,腎臟病患者以老年人居多,這主要跟老年人腎臟生理功能衰退、老年病多發(fā)等原因有關。因此每個人尤其是老年人都應注意保護腎臟。
腎臟病最“低調”的健康殺手
據悉,目前我國慢性腎臟病發(fā)病率高達10.8%。換言之,平均每10個人中就有1名慢性腎臟病患者。腎臟病與其他疾病不同,患病時會出現明顯的癥狀,腎臟病在早期基本上不會有太明顯的臨床特征,是名副其實的“沉默殺手”,一般到腎臟內科來就診的病人都已經到了中晚期。程小蕓醫(yī)生說,一位研究生畢業(yè)的小伙到腎臟內科來治療時已經到了晚期。由于晚期腎臟病人治療手段有限,且治療費用高昂,這位來自農村的小伙放棄了透析,而小伙早前就已出現不明原因的高血壓、貧血癥狀,由于沒有檢查腎臟,只是簡單的服用降壓藥,最終導致病情惡化。
腎臟會“變老”高血壓糖尿病會引起腎損傷
80歲老年人的腎臟體積較20歲下降約18.1%,腎小球數量僅為成年人的34—12。老年人的腎臟容易受到損害,在生理性腎臟功能減退的基礎上,老年人伴有的慢性疾病,如高血壓、糖尿病、痛風、梗阻性腎病等常會引起腎臟病理性改變,加重老年人腎功能的衰退,容易出現慢性腎臟病,嚴重的導致腎功能衰竭。四川省人民醫(yī)院透析登記顯示,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中,65歲以上的老人占36.7%,其中糖尿病占22.9%,高血壓占12%。
警惕腎病6個“報警”信號
腎臟病是老年人群中的高發(fā)病,雖然患病初期沒有明顯的臨床特征,但一些預警信號卻能給我們起到提醒作用。
1、腹瀉嘔吐食欲差。腹瀉、嘔吐、食欲變差等是腎臟病早期的一些癥狀,易和消化系統(tǒng)疾病混淆。
2、腰酸。腰酸也可能是腎臟病的早期癥狀,如腎炎時由于腎臟腫大壓迫也會導致腰酸。
3、水腫。腎臟是水液代謝的重要臟器,水腫往往就是腎臟出了問題,早晨起床后出現眼瞼臉部、腳踝處水腫、足背水腫及全身水腫時,則提示腎功可能有異常。
4、貧血。由于腎臟生成促紅細胞生成素減少常造成腎性貧血,因此當有貧血癥狀出現時需要警惕慢性腎臟病。
5、血壓升高。當出現血壓升高或者高血壓久治不愈時,特別是年輕人要警惕患上腎臟病的可能。
6、夜尿增多。腎臟主管尿液的生成,排出代謝廢物,當出現排尿異常包括排尿次數增多,尿量減少或增多,尤其夜尿增多,排尿困難,尿液異常,包括蛋白尿、尿中有泡沫,尿色加深等情況時,應警惕腎臟疾病。
老年人怎樣保護腎臟需常規(guī)體檢加尿檢
成年人每日攝鹽量應不超過6克,吃鹽過多,不僅會增加腎臟負擔,而且還可引起水腫和血壓增高。一般來說,老年人每天應喝水1000毫升以上,隨著氣溫升高則應適當增加喝水量,以充分排出體內的代謝廢物。
對于患有糖尿病、高血壓、痛風、動脈粥樣硬化及長期服用止痛藥、抗生素的老人,腎功能也容易受損,因此要及時檢查腎臟。此外,建議大家在做常規(guī)體檢時增加一項尿檢,盡量做到在腎病早期發(fā)現治療。
(提示: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,不可替代醫(yī)生當面診斷。一切診斷和治療請遵從醫(yī)生的指導。)
掃一掃,查藥找藥更方便
|